为深化文明城市创建,通化市于7月集中开展“培树新风尚 文明月月行”文明社区建设月活动。全市协同发力,围绕人居环境提升、惠民服务提质、文化赋能增效、文明行为引导等重点领域,开展系列活动近百场,惠及群众超1.2万人次,推动社区“颜值”与“内涵”双提升。
环境整治提“颜值” 共建宜居家园
东昌区推广“楼道微自治 一家扫一层”模式,激发居民自治热情,并组织垃圾分类宣传、老旧小区卫生清理等活动34场,有效改善环境面貌。二道江区城市及小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正推进中,涉及205栋楼、1.18万户居民,改造将实现从“老旧小区”到“宜居社区”的转变,目前部分小区的屋面防水改造完成,屋檐修复工程结束,雨水污水管道铺设基本完成,此外还翻建了停车位和人行道,并升级消防系统。市执法局强化基础保障,7月累计清扫非物业小区149个,保洁面积达135万平方米,清运垃圾1318吨,并为非物业小区更换新垃圾桶50个,夯实环境整洁基础。
惠民服务增“温度” 织密幸福网络
东昌区着力提升政务便民水平,设置“掌上服务指南”,联合不动产登记中心开展业务进社区,让居民“少跑腿”;同时深耕为老服务,建成社区养老食堂41家、日间照料室32个,富祥、东湖等社区更整合文体、心理等服务,打造“一站式”养老体验。二道江区以“群众需求清单”为导向,快速解决楼顶漏水、扶手破损等问题。东通化街道以打造“15分钟养老圈”为抓手,在辖区开设日间照料室,线上线下同步宣传开放时间和服务信息,联合市第二人民医院为社区老年人开展脑卒中预防讲座,对辖区4829名老人开展8000余次巡访关爱服务,检查住房安全和生活设施,根据困难老人身体状况和生活习惯,配合区民政局进行适老化改造,联系辖区优质商户为老年人发放免费理发卡120张,营造和谐街区,共建爱老家园。
惠民服务增“温度” 织密幸福网络
东昌区着力提升政务便民水平,设置“掌上服务指南”,联合不动产登记中心开展业务进社区,让居民“少跑腿”;同时深耕为老服务,建成社区养老食堂41家、日间照料室32个,富祥、东湖等社区更整合文体、心理等服务,打造“一站式”养老体验。二道江区以“群众需求清单”为导向,快速解决楼顶漏水、扶手破损等问题。东通化街道以打造“15分钟养老圈”为抓手,在辖区开设日间照料室,线上线下同步宣传开放时间和服务信息,联合市第二人民医院为社区老年人开展脑卒中预防讲座,对辖区4829名老人开展8000余次巡访关爱服务,检查住房安全和生活设施,根据困难老人身体状况和生活习惯,配合区民政局进行适老化改造,联系辖区优质商户为老年人发放免费理发卡120张,营造和谐街区,共建爱老家园。
惠民服务增“温度” 织密幸福网络
东昌区着力提升政务便民水平,设置“掌上服务指南”,联合不动产登记中心开展业务进社区,让居民“少跑腿”;同时深耕为老服务,建成社区养老食堂41家、日间照料室32个,富祥、东湖等社区更整合文体、心理等服务,打造“一站式”养老体验。二道江区以“群众需求清单”为导向,快速解决楼顶漏水、扶手破损等问题。东通化街道以打造“15分钟养老圈”为抓手,在辖区开设日间照料室,线上线下同步宣传开放时间和服务信息,联合市第二人民医院为社区老年人开展脑卒中预防讲座,对辖区4829名老人开展8000余次巡访关爱服务,检查住房安全和生活设施,根据困难老人身体状况和生活习惯,配合区民政局进行适老化改造,联系辖区优质商户为老年人发放免费理发卡120张,营造和谐街区,共建爱老家园。
文明引导树“新风” 共护和谐空间
针对文明养犬焦点问题,市执法局牵头深入千叶湖、瑞江豪城、厚德载物等小区,通过张贴海报、发放条例、现场讲解开展专项宣传,累计发放《通化市养犬管理条例》等资料逾300份。东昌区各实践站开展文明养犬宣传活动12场,覆盖5300多人次,强化依法、卫生养犬意识。二道江区组织执法大队开展“进街道、进社区、进公园”三进宣传,发放材料200多份,劝导不文明行为20多起,区内养犬秩序显著规范。
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
记者 吕东斌
实习记者 刘昕悦
图片来源 通化市委宣传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