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辉南县楼街朝鲜族乡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区内,智能生产线高速运转,激光雕刻机以微米级精度雕琢金属板材,一列列1:32比例的高端火车模型完成最后的组装工序。作为辉南县重点培育的特色产业,吉林熙桐模型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工业艺术品,正跨越重洋,源源不断地进入德国、瑞士等制造业强国的专业市场,成为辉南招商引资的闪亮名片。
政策赋能 厚植产业发展沃土
近年来,辉南县聚焦精密制造产业,持续优化营商环境,出台系列优惠政策,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。从土地供给到税收优惠,从人才引进到技术创新支持,政府全方位助力企业成长。在这片充满机遇的投资热土上,熙桐模型仅用五年时间,就从初创企业成长为行业新秀,年产值已达一千万元,较成立之初增长400%,吸引了众多上下游企业关注,产业集聚效应初显。
技术领航 抢占行业制高点
走进熙桐模型的生产车间,0.02 毫米精度的转向架零件在显微镜下泛着金属光泽。“我们的 HO 比例模型零部件误差不超过 ±5 微米,这样的精度在国际市场上极具竞争力。”办公室张微介绍说。企业组建12人核心研发团队,持续加大研发投入,成功攻克微型电机集成、金属蚀刻等多项关键技术,累计获得8项实用新型专利,其中轨道连接装置专利将模型拼接精度提升至航天级标准,用 “中国精度” 赢得国际认可。
产业带动 激活地方发展动能
在熙桐模型的生产线上,45岁的张师傅正熟练地调试由800个零件组成的瑞士150A系列火车头。“以前靠种地,年收入不到 2 万,现在经过培训成为产业工人,月工资能拿到4800元。” 依托精密模型产业,辉南县通过 “企业 + 就业” 模式,累计吸纳 100 余名农民转型为产业工人,人均年收入增加四万余元,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发展。同时,企业创新 “阶梯式” 技能认证体系,设立初级工至高级技师 5 个职级,配套弹性工作制,为产业发展注入持久动力。
创新驱动 拓展国际新赛道
凭借持续的技术创新,熙桐模型不断推出智能化、数字化新品。最新研发的智能控制模块支持手机 APP 远程操控,搭配 AR 场景模拟功能,推动模型产品从传统收藏品向多功能教育教具转型,深受国际市场青睐。随着二期智能化车间建设启动,预计 2025 年产能将提升至年产 15 万件,海外市场份额有望突破 30%。辉南县正以熙桐模型为龙头,积极打造精密模型产业集群,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,推动特色产业向高端化、智能化、集群化方向发展,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
从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到行业领先的创新企业,熙桐模型的成功,展现了辉南县在精密制造领域的发展潜力和独特优势。如今,辉南正以开放的姿态、优质的服务、完善的产业配套,诚邀各方投资者携手同行,共同书写精密制造产业发展的新篇章。
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
记者 吕东斌 文/摄/视频制作